有機、無機?
1) 什麼是有機?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在目前大部份國家中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只能大致歸結其是:
1) 與大自然和諧協調,遵循自然生態法則,強調與生態平衡、共容,不影響野生生物,不破壞自然環境,一種永久性持續發展耕地的方法。
2) 不使用化學肥料、荷爾蒙、抗生素、農藥、除草劑、除蟲劑、臘等對人體或環境有害之物質,講求運用生物科技防治,以控制蟲害及野草等。
3) 僅倚靠輪種、堆肥、借廢物循環等以改善土壤肥力。
4) 不使用基因改造的方法。
2) 現代的農業禍害:
2.1) 疾病、致癌物質:
毒菜心、毒罐頭、毒粉絲、毒奶粉、頭髮豉油、假酒、雪卡毒、瘋牛症、禽流感等問題層出不窮,一年比一年嚴重,特別在中國大陸,這都是不法商人為了謀取暴利,和濫用抗生素及農藥等後果,真的害人不淺。
英國每年用上超過二萬五千噸所謂合法的農業化合物,而在美國更接近四佰萬噸,最恐怖的是,只有1%的這些毒物被用了來對付害蟲及細菌,其中的45%會餘留在我們每日所吃的蔬菜裡,其餘的散播於空氣、水流、泥土裡等等,最後當然是去到我們的肚子裡。美國一環保機構發報佈了一份長達十四頁與癌症有關的農藥名單,而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2002年有11,658人死於惡性腫瘤,是香港頭號殺手,佔全港疾病死亡總數34,316的三分之一。荷爾蒙不但使很多女性身理早熟,還帶來了很多女性疾病,其中更是形成患上乳癌人數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製造了超過72,000種新的人工化合物,但當中只有2%接受毒性測試,不少被發現與肝、腎、腦部疾病及癌症有關。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局 ( NIOSH ) 在一般化妝品中發現超過2,500種化合物有可能引致腫瘤、繁殖系統毛病等。美國FDA表示在雜貨店內的食物,平均最少超過50種是含有毒素的。家庭內各種非有機的物品,很多都含有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有害物質或揮發物。有研究顯示,約有35%至70%的癌症是與飲食有關的。
2.2) 超級害蟲及細菌:
抗生素及農藥等的過度濫用,使昆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免疫力,導致產生超級害蟲及細菌。
2.3) 環境的破壞:
工業式的操作、水生植物過度繁殖、土壤侵蝕增加、大量化肥作為氮肥,破壞臭氧層,氣候不正常變化等,一年的環境破壞,可能要用上數十年的時間去補救。過份依賴石油能源,增加能源危機及環境污染。
2.4) 基因改造所帶來的問題:
2.4.1) 許多用以改造食品的基因來自蠍子、飛蛾、細菌,甚至是老鼠等,這些都是人類絕少或不能進食的生物。此類經基因加造的食物,長期而言對人類有何影響,實在是未知之數。因此,我們就要當「白老鼠」。國外曾有研究發現吃基因改造的馬鈴薯會造成白老鼠胃黏膜受損以及免疫系統的破壞。
2.4.2) 改變基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農作物的生長速度,以便賺取更多利潤。這種「催生」的種植方法,會否影響食物原來應有的營養?
2.4.3) 由於許多農作物都移植了抗蟲害的基因,令牠們具有抵禦抗生素的功能。日後如果我們吃下這些「新」品種的食物,會否同樣對抗生素產生抵禦力,以致日後得病時,抗生素便不能發揮治療作用。另外,會否培育出一些抗藥性及難以治療的「超級病毒」,危害人類健康?
2.4.4) 對自然生態來說,經基因改造的新產品,可能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數十年後,或會令某種動物或植物瀕臨絕種。
3) 有機的優點:
3.1) 保護環境、回復生態平衡,讓泥土回復健康,努力改善現今因環境生態所帶來的問題,如不正常的天災、聖嬰現象、酸雨、溫室效應、雨林消失、海洋污染等,救救地球先生大行動,保障我們下一代的健康。
3.2) 減少能源消耗。
3.3) 品嘗真正食物的原有味道。
3.4) 保障我們的健康,遠離一切的毒素毒害。
3.5) 有機食物比非有機食物營養價值絕對有分別,經實驗分析:
3.5.1) 有機蘋果含多410%鈣、79%鐵質、462%錳、170%鎂、372%硒等。
3.5.2) 有機番薯含多110%鈣、220%鉀質、60%鋅、50%鎂、120%硒等。
3.5.3) 有機蜀米含多1800%鈣、260%鉀質、90%鋅、1600%錳、300%硒等。
4) 世界有機耕種的歷史:
追溯世界有機耕種的歷史,學者首推中國的古代農業,土地持續用了4000餘年而地力不會耗盡。簡單來說,有機耕種只是回歸起初原始生態平衡,資源持續利用的古老智慧,「人養地,地養人」。
30年代德國的Rudolf
Steiner魯道夫,要算是有機耕種運動的先驅,也是當時世界少數且極有名的自然療師。加上歐洲多個農業科學家的大力提倡下,有機耕種 ( Organic Farming ) 這個名辭便於40年代開始出現。
於1962年,美國自然文學作家、當代環境保護主義先驅-Rachel Carson卡森女士,寫下「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一書,將當時廣泛使用化學藥物﹙DDT﹚及農藥等毒害地球,以及臭氧層破洞、溫室效應、地震、風災、水災到土石流失等的危機中,喚醒人類對生態環境的關注。當時的甘乃迪總統也被此書影響,更引致美國後來開始禁用高殘毒農藥。終於,有機耕種逐漸於美國、德國、日本等世界各國蔓延起來。
5) 香港有機耕種的歷史:
香港有機耕種的歷史很短,在1988年,綠田園
( http://www.producegreen.org.hk ) 是首個推廣有機耕種運動的慈善組織。踏入90年代,愈來愈多人參與有機耕種,1999年,一群熱心人士成立 「Hong Kong Organic Farming Association:香港有機農業協會」。漁護處在2000年12月開始有機耕作轉型計劃,鼓勵、推動、幫助、支援、監察本地傳統農民轉型作有機耕種。現在每日平衡蔬菜產量超過一公噸,提供十多種以上的蔬菜品種。此外,也有不少私人經營的有機農場,有些公司也提供外地進口的有機蔬果、各種有機食品及產品。
6) 有機產品的認證:
最簡單對有機產品的認證,是看看產品上有否一個有公信力的第三者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標籤 ( Certified Organic ),在包裝上寫著「有機或天然」而沒有認證,質素較難保證。世界各地都會有制定有機產品的不同標準,而世界公認最基本的標準是由「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 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所制定的,IFOAM是全世界最大及最有公信力的國際機構,其大部份第三者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認可會員都是值得信賴的,其網址為http://www.ifoam.org。當然,有些產品包裝上的認證可能是偽造的,選擇有信譽的有機品牌是最安全的。另外,有一本名為「The Safe Shopper’s Bible」的書,裡面介紹如何選擇各種有機或健康的食物、家居產品、化妝品、衣服等,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至於未有認證的地方如香港等,便需要直接與產品供應者多了解,或參考當地的一些資料或意見。
7) 如何分辨有機產品:(
參考 )
7.1) 有些優良的有機農民沒有認證,可打電話去詢問,甚至親身去了解農民種植的方式,了解他的理念,他們通常都很歡迎消費者到農場參觀。
7.2) 有機種植的蔬果通常表面較粗糙、外觀不太好看、甚至有蟲洞,或許體形較小,但根莖壯健、較結實、有自然光澤、皮薄等。表面有水漬狀通常都是殘餘的農藥漬。
7.3) 不合時令的蔬果通常很難種植,所以會噴較多的農藥與化學肥料來使它「催生」。
7.4) 有機種植的蔬果通常能保存較長久。
7.5) 有機種植的蔬果通常較易煮熟。
7.6) 有機種植的蔬果的口感及味道有分別,一些蔬果的酸味、苦味是殘餘農藥所致的。
7.7) 切實沖洗。美國農業部(USDA)認為,不論是不是有機,都應該切實沖洗,市面上有一些用植物提煉可清洗蔬果表面上的農藥、細菌、污漬等的清潔劑,值得考慮一下,但沖洗不應該因為是有機而疏懶。
8) 在香港如何選購有機產品:
8.1) 有機蔬菜及生果:
在香港主要有三方面途徑購買有機蔬菜,一是從私人經營的農場,二是從政府蔬菜統營處所統籌的農場,三是從一些私人商店進口的外國有機蔬果。私人經營的農作物價錢比較貴,質素視乎農場而定,通常也不錯。政府蔬菜統營處提供協助和支援與三十多個從傳統非有機的農場,但限於金錢、資源、知識、環境、監管等的問題,質素缺乏保證,最甚的是有一些農場甚至與養豬場或非有機的農地並排,不曉得有多少的農藥或污染物被滲入農作物內。從外國經私人入口的不少也有有機認證,品種較多,特別是生果,因香港很少有有機生果出產,但外國貨價錢頗貴,也不太新鮮。
8.2) 其它的有機或健康產品:
本港有不少經營從外國入口專門店,主要分佈港、九一帶。另外,一些大型的超級市場亦有提供少量的有機產品。但產品的品牌、種類、質素及價錢則要自己小心衡量。各專門店的地址可參考綠田園基金所印制的「香港有機指南」,是免費的。
9) 一些較安全的非有機含食品:
有一些食品因比較容易種植,所以不用使用大量農藥,一些則相反,以下是一些較安全及較高危的食品:
種類 |
較安全: |
較高危: |
生果 |
西瓜、火龍果、芒果、香蕉、木瓜、菠蘿、椰子、石榴、黃皮、楊桃、奇異果、牛油果、檸檬、大樹菠蘿及厚皮的生果。 |
蘋果、車厘子、葡萄、桃、梨、士多啤梨及連皮吃的。 |
蔬菜 |
西蘭花、西洋菜、蜀米、洋蔥、香菇、南瓜、甘荀、辣椒。 |
西芹、黃瓜、蕃茄、菠菜、馬鈴薯、芫茜、菜芯。 |
油 |
杏仁、芥花子、橄欖、芝麻。 |
花生、菜、植物及牛油(固體)。 |
堅果 |
杏仁、巴西果仁、南瓜籽、粟子、腰果。 |
花生、芝麻。 |
請特別小心從中國、印度、墨西哥進口的產品。
注意:純粹作資料參考。29-11-04。http://health4u.hk